欢迎访问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院情介绍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统计总结
网上咨询平台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案件信息公开网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法律法规查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临河区检察院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检察日报:“我现在有钱看病了……”
时间:2023-09-1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察官,我现在有钱看病啦,好事来得太突然了……”近日,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镇居民刘某给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干警打来电话,分享了内心的喜悦。


刘某所说的“好事”,其实是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比对碰撞,主动发现救助对象后发放的司法救助金。20142月,刘某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伤,法院判处肇事者赔偿刘某34万元。然而,判决生效后,肇事者仅支付1万余元后便无可供执行财产。刘某受伤的左腿始终没有康复,生活不能自理,多年患病加上家庭生活困难,使其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





今年以来,科尔沁左翼后旗检察院通过办案系统将绝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困难被害人纳入司法救助范围,但在交通事故致人身伤害,以及追索赡养费、扶养费等案件中,依然存在被告赔偿能力不足,导致受害人及其家属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司法救助线索需要通过法院及其他相关部门协助核实,耗费大量人力,且容易遗漏。为此,该院积极构建民事案件司法救助线索筛查数据模型,通过调取同类案件数据,再与民政、乡村振兴等部门掌握的低保户、监测户数据进行比对,主动发现司法救助线索。救助刘某的线索,正是该院运用筛查数据模型发现的。


不久前,刘某突然接到检察干警的电话,说刘某的情况可能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准备启动救助程序调查核实。刚开始,刘某以为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直到警车停到了家门口,刘某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他对上门调查的检察干警说:“我也想再去治疗,但早已借遍了亲朋好友,钱都还没给人家,实在没脸再张口借钱。”短短数日后,刘某收到了检察机关发放的司法救助金。刘某高兴地说,这下可以继续看病了。


办案检察官说


“我们充分运用自行研发的司法救助线索筛查数据模型,使司法救助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过去‘等案’转变为‘找案’,一字之差,不仅是工作方式的转变,更是数字检察思维的充分运用。”科尔沁左翼后旗副检察长刘殿龙说,让数据“说话”,让数据赋能,数据模型的充分运用,进一步提升了检察机关司法救助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实现了“应救尽救”和“不留死角”。

版权所有: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检察院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北环路临河区人民检察院                   邮政编码:015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