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勇检察长指出,西部巡讲支教既是业务巡讲、也是政治巡讲,既要讲好业务课、也要讲好政治课,既要释疑解惑、也要传授方法,既要当好老师、也要当好学生。8月30日至9月8日,第十五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的25名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和人才库成员分赴西藏、甘肃、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巡讲支教。难忘的经历以及扎根西部的学员们求知若渴、求业心切给讲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8月30日,我踏上了奔赴陇原大地、秘境甘肃的巡讲支教之路。此行,我们将分赴甘肃的河西、河东、甘南三个地区开展巡讲答疑、座谈交流、调研考察等工作。
接到最高检的巡讲通知后,我便提前了解了支教省区检察工作基本情况,并与甘肃省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负责人取得联系,认真听取了培训需求。我了解到,甘肃生态地位极其重要,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甘肃省检察机关重点围绕“一山一廊一河一江”生态保护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因此,我结合自己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博士后的理论优势,以及长期从事检察公益诉讼的实践经验,确定了《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的巡讲课程,其间七易讲稿、几番删改,竭力备好课、讲好课。
新时代检察讲师要做检察新理念的传播者,以探路人的勇气承载引路人的担当。授课时,我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环境法学的基础理论生动融入检察办案实践,对环境、生态、资源三个概念进行甄别,对生态环境损害的原因行为、损害结果进行类型划分。我积极落实“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的重要指示,结合检察工作实践总结提炼出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的六大理念:预防为主理念、整体环境理念、恢复性司法理念、强职权主义理念、最严格责任理念以及公众参与理念。同时,我结合大量实例,深入浅出地教知识、授理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一线干警交流中,我了解到大家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调查取证难等办案难点存在困惑。在接下来的巡讲和交流中,我将理念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以“案件范围”界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检察公益诉讼,以“专家意见”替代鉴定报告破解损害鉴定难问题,以民事诉讼思维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等,既接地气又解难题,尽量多用案例启发大家思考。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发出“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时代号召。甘肃荒漠化问题比较突出,巡讲期间,讲师团一行学习考察了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我深深地被薪火相传、子承父志、三代治沙,守得沙漠变绿洲的“六老汉”治沙精神感染,看着“沙窝窝”变成了“花窝窝”“金窝窝”,我深深感受到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的责任。在授课和座谈时,我积极对标中央部署,播撒中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激励自己和大家久久为功、接续奋斗、广阔西部、大有可为。
“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希望将巡讲中传播的理念、教授的方法、引导的思想,以点滴之功汇聚为西部检察崛起的蓬勃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