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检察院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院情介绍
领导简介
机构职能
检务指南
统计总结
网上咨询平台
网上举报
网上申诉
检察长信箱
案件信息公开网
法律咨询
代表委员联络平台
法律法规查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临河区检察院
抖音二维码
抖音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头条二维码
当前位置:首页>>媒体聚焦
检察日报:“青蕊”呵护“成长树” 画好共治“同心圆”
时间:2022-10-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今年以来,我院以落实落细质量建设年为目标,以构建唤醒预防帮教体系为主线,创品牌建阵地两手抓,倾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青蕊未检工作室品牌,从犯罪预防、惩戒教育、观护帮教和社会治理等方面发力,以检察力量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分析我院今年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有因一时贪念走别人的手机的,有玩得兴起将共享汽车开走的,还有帮朋友将其偷来的电动摩托车拆掉定位仪的……这些未成年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普法教育事关未成年人法治观念塑造和自护意识养成,为了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颗法治扣子,让法治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我院一直在努力探索,也做了诸多尝试。 

     

         

  ——“伙伴宣讲团讲法。我们联合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组建起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的伙伴宣讲团,担任辖区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截至目前,伙伴宣讲团共进行了44场线上宣讲和3场线下宣讲,成了孩子们的普法伙伴 

      

    

  ——两个基地育心。我院充分利用未成年人保护教育基地和位于检察公益林内的法治实践基地,暑假期间开展了3青蕊法治乐学堂夏令营活动,通过组织中小学生参观教育基地,到公益林认养成长树,走进社区参与公益,帮助其培养良好品行。 

        

    

  ——沉浸式普法入脑。我院青蕊未检工作室联合南马路小学打造了一台由四年级学生主演的普法舞台剧,在六一儿童节前上演。台上孩子们以身释法,台下孩子们用心思考,普法效果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我院通过上述创新形式打好组合拳,真正把法治精神、法治信仰传递给孩子们,唤醒他们的法治灵魂。孩子们凭着在学习生活中对规则的感知和法治的融入,对于的朴素理解正逐步形成。 

          

  我院青蕊未检工作室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秉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从字出发、字入手、字把握,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一是全面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我们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提前介入上发力,引导公安机关转变办案理念,对涉案未成年人坚持少捕慎诉慎押,并与公安机关会签《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协作制度》,规范类案办理程序和取证工作。同时,我们还探索将检察听证会办成法治课堂,对涉罪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案件进行不公开听证8次,邀请社会人士担任听证员,引入社会力量,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 

   

  二是创建三诉帮教观护模式。对涉罪未成年人,我们不仅要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更注重做好帮教观护工作,引导他们回到人生正轨。我院建立涉未成年人案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站,与高校、社工组织、司法局协作配合,创新建立三诉帮教观护模式,即诉前临界帮教、诉中观护帮教和诉后矫正帮教,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一对一精准施救。今年以来,我们已帮教14名涉罪未成年人,向其监护人发出11份督促监护令,对7个家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同时,我们与职业学校、技能培训机构及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实施翱翔计划,助力符合条件的罪错未成年人习得一技之长,重塑人生方向。 

  

  三是画好社会共治同心圆。关爱保护未成年人,仅凭检察机关一己之力是不够的。我院与辖区未成年人保护成员单位会签《社会支持体系共建方案》,两次现场监督司法、行政机关对涉未成年人场所、校园内外环境进行检查,督促监管部门持续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实现了以我管都管 

版权所有: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检察院    未经授权 请勿转载

地址: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北环路临河区人民检察院                   邮政编码:015000

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