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检察日报》第6版

韩金海(右一)与杭锦旗检察院干警查看道路沿线农业垃圾和枯枝树木,现场记录取证
“韩委员,明天我们准备去巴拉贡镇、呼和木独镇、吉日嘎朗图镇,对检察建议整改情况、公益诉讼线索进行排查,邀请您一起去,给我们提些建议,同时也监督我们。”8月17日晚,我接到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检察院党组成员布日古德打来的电话。我与布日古德相识多年。作为杭锦旗政协委员又在林草局工作,我近几年常因公益保护和他打交道。但这次,我心里有些打鼓,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我知道这一趟来回有400多公里,下乡最少得走两天。这个时节,正是林草人最忙碌的时候,但想使命职责所系,我答应下来。
一大早,我们一行4人从杭锦旗政府所在地锡尼镇出发。正值草原最美的季节,这里又是草原与沙漠景观融合的地带,风景很美。检察官们没有欣赏沿途美景,向我介绍起公益诉讼相关情况和这次下乡任务,我一一记下。

车行两个多小时,来到第一站——巴拉贡镇。“问题已经全部整改,现在磨石沟河道又通了。”带队的布日古德介绍。前段时间,杭锦旗检察院干警在走访中发现,富元砂料场在采砂过程中,把砂石堆在磨石沟河道内,破坏生态、影响环境,检察院及时向当地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履职。从干警们灿烂的笑容中,我看出他们成就感满满。
下午,从巴拉贡镇去呼和木独镇。走了半个多钟头后,我发现路两侧地膜、农药瓶等农业垃圾多了起来。我看向一旁的布日古德,他正眉头紧锁,“小许,找个安全地方停下车,我们下去查看一下。”布日古德道。经过实地察看、现场取证、走访了解,道路两侧农业垃圾不仅影响人居环境,不可降解物和残留农药还将导致土壤结构被破坏。到了镇里,我们马上前往镇政府,向政府负责人说明问题。“我们回去要马上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清理。”布日古德显得很急促。
忙碌的一天结束了。晚上,检察官们随便吃了几口饭,又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另一起公益诉讼案件。

第二天,我们又早早出发,开始对S316线交通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对S316线,我早有耳闻,这条路车流量大,跑运输的大车多,曾发生多起交通事故。“之前我们针对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现在十字路口安装了红绿灯,装上了减速带,标志牌也很醒目,测速点也有了,应该说,检察建议有效果了。”布日古德走下车,为我一一指点,我频频点头,也积极地建言:“咱们的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确实取得不少成绩,我建议还应该多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思考,要敢于进行‘等’外探索,让群众从检察工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下乡”,对检察官们来讲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件小事。两天、三地、400公里,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检察公益诉讼的工作内容,也更多地感受到检察官心系群众、为民司法的情怀与担当。